台灣 的公路系統中,台8線 (一般稱 中橫公路),一直以來都是以美景聞名遐邇,尤其在 花蓮 段, 立霧溪 流經切割所形成的壯闊峽谷地形,美的讓駕車的旅人,總是捨不得再往前行進。雖然道路上天險、限制不少,但 太魯閣國家公園 就是這樣一個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麗桃源。
國家公園內的景點多且各有特色,所以想真正完整地走過一次,也得分好幾次才能完成,而細數園內羅列的步道中,較為親民,且景觀豐富、特別的, 白楊步道 當是名列前茅。
(台8線白楊步道入口段明隧道)
●美麗的錯誤
有人是這麼樣形容這條步道,話說步道源起於 台電 的 立霧溪發電計畫 而開始闢建,後因計畫疑慮而擱置中止,這條道路也才有今天成為旅遊步道的一天。
至於 白楊 之名,資訊指出是地緣於 古白楊部落 ,台電也曾取名 白楊路 ,因而得名。
●柳暗花明
國家公園內許多步道的入口都是緊臨著幾乎沒有腹地的公路邊,白楊步道自然相同。
(台8線中橫白楊步道入口)
因地形之故,它的入口就是一條380公尺的隧道。開鑿山脈岩層的艱鉅,從開始就用設施講述著故事。
(入口處,第一隧道)
在到達步道終點前,需經過幽長、明暗不一的七座隧道,柳暗花明而景色入簾,可說是白楊步道最具特色之處。
(第二隧道)
(第七隧道,明隧道)
●地質之美
來白楊步道,景觀欣賞的重點在於沿途各種的地質節理與溪流峽谷之美。
通過 瓦黑爾溪 與 塔次基里溪 (立霧溪上游) ,有兩次可雙面欣賞溪谷很棒的景緻。
(通過第一隧道後,瓦黑爾溪流)
(通過第五隧道後,塔次基里溪流)
沿途不同節理山壁的大連續面,漂亮、壯觀。
(第六隧道的鐘乳岩型態明顯)
大崩壁路段,見證人難與天爭之險。
●主景
根據步道指示區分,從 入口 、 景觀台 、 白楊吊橋 、 水簾洞 ,共有4處重點休憩區。
白楊吊橋 ,位於 1.9K 處,出 第五隧道 後便可看見。
(出第五隧道,見白楊吊橋)
跨越塔次基里溪岸,一座紅色的吊橋,在蒼綠的山景中明顯而耀眼。這片區域,欣賞白楊飛瀑在這裡最好。
通過這裡,距離終點 水簾洞 已近在咫尺。
水簾洞,算是這條美麗錯誤的最終註解。洞口水流清澈,預告了水象美景即將呈現。
來此的遊客,期望一歷洞中的夢幻水瀑,才是此行最重要的目的。
水簾洞原來是道路中開鑿的 第八隧道 。
因為挖斷了地下水脈,湧水流瀉的現實,引發對於地層的疑慮,而整個發電計畫會也存在導致立霧溪下游斷流的可能,水簾洞這座未竟的第八隧道,也就成了白楊路的終點。
白楊步道 全長2.1公里 , 單程行走時間約於50~60分鐘左右 ,來回時間加上休閒遊憩, 進入一趟需2個小時 。
隧道內無燈光,須備手電筒等照明用具,部分路段地面潮濕或滴水,行走時請慢行。
(第六隧道)
水簾洞因頂部滴水、湧水明顯,請穿雨衣進入,走道窄亦無燈光,較不方便打傘,人潮多時請多禮讓,以利彼此側身交會通行。
(光亮處,水簾洞終點,需原線回走)
台8線白楊步道入口路段的 明隧道外50公尺處 有 白楊停車場 與洗手間,步道內無廁所,請多利用本處設施。
太魯閣國家公園有31條步道,白楊步道被分類在景觀步道,顯見景觀特色是其美勝之處。
白楊紅橋飛瀑、水簾洞水漾夢幻,地質教室活現、隧道明暗驚趣。
白楊步道雖短卻美,瞬間,便濃縮了美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