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積狹長的豐濱鄉,是花蓮海岸最南端的鄉鎮,與海相伴的風光是這裡最主要的顏色。
海景隨風雲而變幻,因而讓人對景緻有更多的想像。新的景點陸續開發,加上當地部落的人文活動,豐富了這一段海濱,旅人的記憶也多一頁又一頁。
光豐公路由縱谷的光復鄉連接到海線,與濱海公路在豐濱村交會,這裡也是貓公部落的所在。把豐濱旅遊分為南北兩段,北向連接壽豐海線回花蓮市或光復,往南到台東長濱也能再銜接回花蓮玉里。如此也能規劃出更細緻體驗豐濱之美的路線。
穿越豐濱市區後,貓公開始的豐濱南向海岸風光,從此展開!
豐濱村貓公部落
每年貓公部落的阿美族豐年祭,都頗具規模與可看性,來到這個海線部落,如果不安排一次參訪貓公豐年祭,真的有些可惜。
貓公豐年祭固定在每年跨越父親節的期間,進行為期六天的祭儀活動,是欣賞阿美族文化與人文很好的時節。
立德花海
市區後的第一個聚落是立德,四月初限定的太陽花向日葵花海為海岸增添活潑,即使天色灰濛,還是擋不住想在花田內與花共舞的美妙心情。
石門班哨角
進入石門段,班哨角原本是海防哨點,成為景點後才赫然發現先前駐防的班兵獨享著這裡的海天美景。
雙心LOVE的造景雖是追隨著各地浪漫海岸的腳步所設置,但卻呈現著旅遊者最愛的元素,雙心造型討喜,怎麼拍都好看,天氣好的時候更是絕美浪漫。
人定勝天碑
一句激勵的話語『人定勝天』,不斷在過去的時代中,透過各種交通、環境工程來告訴世人,只要願意奮鬥而且有毅力,沒有什麼不可能的。
快進入石梯坪前的人定勝天碑,紀念著59年前開路炸巖的辛苦與艱難。
但2015年的蘇迪勒颱風,將石碑摧毀,人力終究難違逆自然,上天提醒我們尊重萬物,切莫傲慢自大。
如今再路過此地,空餘石碑基座與幾塊堆疊的石頭,悼念、警惕著曾經的景點與教訓。
石梯漁港
1997年台灣第一艘賞鯨船駛出石梯漁港,賞鯨發源地就成了石梯漁港的代名詞,來到石梯漁港等於進入石梯坪地區的前緣。
除了欣賞漁港風光,港區內有兩家大型餐廳,是離開豐濱市區後較有規模的用餐地點。選擇從這裡出海賞鯨,少了北區花蓮漁港眾多的人潮,又可結合石梯坪地區各個景點,非常適合在這裡做單點深入旅遊。
當重新上坡回到公路上,可一覽完整的港區與遠方山海襯托的景色。
石梯漁港與豐濱村距離約10公里,石梯漁港往南還有其他的美景,就等待著大家一起來探訪!
(系列待續)